当前位置: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> 医院科室 > 心血管疾病 > 科室病种 >

心力衰竭

  心力衰竭—“生命的绊脚石”

  心力衰竭属于危险性疾病,有发病率高、死亡率高的特点,据流行病学调查,全世界心衰发病率将近2%,我国35-74岁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0.9%,心力衰竭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甚至生活不能自理,有人称心衰是"生命的绊脚石"。

  

  心力衰竭的危害:

  1、呼吸道感染:肺部处在淤血的状态下,继而很容易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出现。

  2、心源性肝硬化:肝脏淤血、缺氧的状态长期持续,很容易会诱发肝细胞萎缩、肝结缔组织增生,进而出现肝硬化、脾大及大量腹水,腹水压力可进一步恶化心肺功能。

  3、形成血栓: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卧床,很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,血栓一旦脱落,则可导致肺栓塞,进而加重心衰,如进入肾、四肢中,轻则半身不遂、重则猝死。

  4、电解质紊乱:长期的服用利尿剂,极易引起低血钾、低钠综合征。低血钾症轻者全身乏力,重者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;低钠综合征则轻者肌肉抽搐、重者昏迷。

  5、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要忍受呼吸困难、足踝肿胀、精疲力竭等临床症状带来的极大痛苦,而且因反复住院,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诸多的不便和沉重的负担。

  常见症状:

  1.急性心力衰竭

  (1)早期表现: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为心功能正常者出现疲乏、运动耐力明显减低、心率增加15~20次/分,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、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、高枕睡眠等;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、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、两肺底部有湿啰音、干啰音和哮鸣音。

  (2)急性肺水肿 起病急,病情可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。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、端坐呼吸、喘息不止、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,呼吸频率可达30~50次/分;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;心率快,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;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。

  (3)心源性休克

  1)低血压 持续30分钟以上,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,或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降低≥60mmHg。

  2) 组织低灌注状态 ①皮肤湿冷、苍白和发绀伴紫色条纹;②心动过速>110次/分;③尿量明显减少(<20ml/h),甚至无尿;④意识障碍,常有烦躁不安、激动焦虑、恐惧和濒死感;收缩压低于70mmHg,可出现抑制症状,逐渐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。

  3) 血流动力学障碍 PCWP≥18mmHg,心脏排血指数(CI)≤36.7ml/s·m(≤2.2L/min·m)。

  4) 代谢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

  2. 慢性心力衰竭

  (1) 左心衰的症状和体征: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最主要的症状,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、端坐呼吸、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多种形式。运动耐力下降、乏力为骨骼肌血供不足的表现。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陈-施呼吸,查体除原有的心脏病体征外,还可发现左心室增大、脉搏强弱交替,听诊可闻及肺部啰音。

  (2) 右心衰的症状和体征:主要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淤血引起的各脏器功能改变,患者可出现腹部或腿部水肿,还可发现心脏增大、颈静脉充盈、肝大和压痛、发绀、下垂性水肿和胸腹水等。

  (3)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:舒张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(LVEF>40%~50%),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,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。初期症状不明显,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运动耐力下降、气促、肺水肿。

  心力衰竭,如何治疗是关键

  中医辨证治疗——五脏同调活血通脉疗法

  

  将传统的中医疗法手段与现代医学科技有机结合,采用中医辨证诊疗——五脏同调活血通脉疗法,治疗心力衰竭,深受患者的信赖。“五脏益气养血通脉疗法”首先打通经络,迅速“唤醒”心细胞,将药物快速作用于心神经细胞,促进细胞有养呼吸和神经细胞的发育,激活休眠细胞,快速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,参与神经功能活动,重建神经网络,提高三大神经递质水平,改善血液微循环,降低血液粘稠度,保持心脏供血充足,提高耐氧能力。为心力衰竭患者找到了一条从病源解决心血管疾病的途径,从根本上铲除病源,标本兼治。

  王忠主任提醒大家: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,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,急性期和重症心力衰竭时应卧床休息,待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做一些散步、气功、太极拳等活动,但是要注意适量。

上一篇:心绞痛
下一篇:心律不齐

*贯彻卫计委医改政策 开通网络挂号服务

联系方式:
就诊科室:
病情描述:
验 证  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