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值夏季,老年人易发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卒中等疾病,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指导老年人的生活起居、饮食、情志等,可以有效避免炎夏的不良影响,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生活。
老年人的身心状态特征
中医学认为,“人年五十已上为老”。自50岁起即进入老年状态,表现为脏腑逐渐衰弱,阴阳逐渐虚亏;气机失调,气血的运行变得更为缓慢,常出现痰浊、瘀血等致病因素。老年人易感受外邪,同时容易多脏受损,造成多系统病变。此外,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发生变化,因身体能力下降、活动受限等原因,老年人常常会感到孤独、烦躁、易怒,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罹患难以恢复的疾病。对于老年人而言,防重于治,应采用合理的养生方法调养身心,防患于未然。
中医学的夏季养生原则
中医学认为,人体的健康保养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,养生应“法于阴阳”,顺应四时之气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载“夏三月,此谓蕃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,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无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,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。逆之则伤心,秋为痎疟,奉收者少”,此为夏季养生的总则。
老年夏季养生之法
应季调摄,养阳养长
《黄帝内经》记载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。一年之中,夏季是保养阳气的大好时机,对于阳虚体质的老年人而言,可以通过晚睡早起、晒太阳、有氧呼吸、少贪凉来达到养阳的目的。夏季上午9至10点阳光强弱适宜,空气清新,此时于公园田园或湖畔河边,面向阳光有氧呼吸,养生效果较好。
夏天正值万物生长茂盛时期,对应于人体则主生长发育。长夏(农历6月,阳历7-8月间)应于脾,是脾气最旺盛、消化吸收力最强之时,适宜养“长”。老年人可在此时通过食补、晒太阳等方式进行补钙,为冬季养骨、健骨奠定基础。食补可选取牛奶、豆浆、骨头汤等富含钙质的食物,能够改善腰背酸痛、小腿抽筋、腰背活动受限、关节活动不灵活等症状。另外,可于阳光柔和适宜时晒太阳,皮肤受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,能够合成维生素D,促进钙的吸收。
悦情怡志,静神养心
夏季属火,火气通于心,心神易受扰动而不安,出现心神不宁、心烦等症状。心在志为喜,还应避免过喜而对心产生不良影响。老年人于夏季可通过调节心情、闭目养神、静坐安神等方法,达到静心、舒心的目的,静则生阴,可助阴阳协调。此外,百合竹叶莲枣仁等食疗方也具有辅助养心的作用。
运动适当,勿劳多汗
夏季炎热,血液循环加速,应避免劳累加重心脏负荷。此外,夏季高温易出汗,若出汗过多则可能出现血压降低、颅内灌注不足,增加卒中风险。老年人夏季应注意避免处于高温环境,避免过度出汗或劳累,必要时适当摄入淡盐水。
饮食适宜,勿饱便畅
“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”,夏天火热过盛,老年人夏季易出现多种皮肤病,如疮痈、痱子、癣疾、脓疱疮等。夏天应少吃辛热生火的食物,如胡椒、辣椒、酒类、狗肉等。宜适当食用苦味菜,如苦瓜、苦菜、蒲公英等。
长夏为三伏天,闷热潮湿,湿气重浊,极易困脾,脾为湿困,则出现纳呆,呕恶等胃部不适症状。老年人可通过佩戴香包(薄荷、藿香、佩兰等)或服用芳香饮品(薄荷、藿香等代茶饮)以达到燥湿醒脾的作用,也可服用西瓜、竹叶、绿豆、荷叶等清暑利湿之品。
综上,老年夏季养生应遵循四时养生原则,注重对阳气的保养,通过应季调摄、劳逸结合、饮食和宜、防寒避暑、平和情志来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