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> 医院科室 > 心血管疾病 > 科室病种 >

心律失常

  小心,心律失常可能随时要命!

 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,且发病率极高,可引起,病窦综合征,快速心房颤动,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,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,阿-斯综合征,急性心梗,心力衰竭,甚至是猝死(80%的心脏性猝死来源于心律失常)等疾病。

  

  临床症状及危害

  1.心悸(心慌),胸闷,早搏:这种心律失常无害,有时让人感到胸部阵跳或心跳略过,稍适休息可缓解。

  2.心动过速:心动过速通常没有大碍,但“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”十分危险,会造成心脏骤停,常见于(儿童和年轻人,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)。

  3.房颤: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,但可使中风的风险增加5倍。

  4.室颤:心室颤动是心律失常最致命的表现,导致血流几近停止,其危险性高(室颤病人如果没能在几分钟内得到救治就会死亡)。

  5.房室传导阻滞:心房的电脉冲信号过弱或传导不正确,无法传到心室,造成心跳过慢,导致心脏骤停,发生猝死。

  心律失常常见误区

  1.置之不理:早期心律失常的人,发作的时候多为几分钟或者几秒钟,认为并没有什么事情,但任期发展,则会导致快速心房颤动,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,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疾病。

  2.过度治疗:有人一发现自己有心律失常就特别恐惧,病急乱投医,过于紧张、过度治疗也会加重病情。

  3.擅自减药停药:处于中期心律失常的患者,认为只要准备一定的常备药,可以保命无忧虑:形成了等待发作——吃药——缓解——再发作——再吃药的恶性循环。应该听从医生建议,适时增减药物。

  中医辩证论治心律失常

  

 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医学“心悸”,“怔忡”,“晕厥”等范畴。心律失常的病位在心,但与其他脏器可互为影响,主要涉及到肝、脾、肾,本病发病常与体质虚弱,情志刺激,外邪入侵,饮食失节等因素有关。

  中医认为心律失常是一种复杂性症候,需辨证论治。整体调理,祛邪与扶正恰当分配,恢复人体阴阳平衡,脏腑气血平衡,充分发挥机体的自身稳态调控机制,利用中医中药多部位,多靶点,多通道的调节功效,以触发,调动人体自身的修复,自愈能力,达到心血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整合,协调,恢复正常节律。

  心律失常预防指南

  衣着方面:注意防暑降温,应该勤洗澡、勤换内衣、保持衣裤的宽松舒适凉爽。

  饮食方面:多吃高蛋白、高维生素,如(鸡蛋,牛奶,大豆,牛肉,鸡肉等)、易消化、清淡的食物,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尽量避免浓茶、咖啡和烟酒。另外,夏季人体出汗较多,要及时补充水分,防止血液黏稠度增高导致缺血缺氧而诱发心律失常。

  运动方面:要根据自身体力情况,适当参加体育锻炼,不可剧烈运动,夏天清晨时分气温舒适,可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散散步、打打太极拳、游泳等舒缓的运动。

  睡眠方面:如果夜间睡眠不足,可适当调节午休时间,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防止心律失常复发的一大重要因素。

  心理方面:保持一个平静平和、乐观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,避免情绪激动,进而避免心律失常的复发或加重。

  做好自我监测:心律失常发作时很隐秘,建议养成定期摸脉的习惯,出现先兆症状时及时就医。

上一篇:冠心病
下一篇:高血脂

*贯彻卫计委医改政策 开通网络挂号服务

联系方式:
就诊科室:
病情描述:
验 证  码: